文 | 蜡笔小新
编辑 | 科技大怪兽
就在9月3日的阅兵活动令全国沸腾之际,赖清德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他居然公然威胁台湾的抗日老兵。言辞中,他明确表示,如果这些老兵前往大陆观兵,他们的养老俸禄将被立即停发。这一番话简直充满了霸道和不讲道理,不禁让人思索,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胆大妄为,敢直接对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战英雄下手?抗战名将张自忠的孙子,张庆成对此公开发声进行了回应,直指赖清德政府的错误做法。那么,赖清德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而张庆成的回应又是什么?
展开剩余85%9月3日,大陆宣布将在全国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并计划邀请所有曾经亲历抗战的老兵以及烈士的家属前来参加。台湾的抗战老兵一开始听闻邀请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这不仅是他们晚年中难得的一次公开纪念机会,也是许多老兵与久未谋面的亲人团聚的难得时刻。对于一些年逾百岁的老兵来说,他们甚至提前开始准备赴陆的相关手续,想通过这次机会弥补因战乱和历史割裂而错失的亲情。
然而,台湾的民进党当局并没有展现出最基本的人道关怀。赖清德领导下的政府迅速通过民政系统发出了通知,明确指出,任何参加大陆阅兵的台湾退役军人,将会立即停发他们的抗战老兵退休津贴。对于这些年事已高的老兵而言,俸禄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老兵依赖这笔津贴支付医疗费用和生活开销。民进党当局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将他们的养老钱当作政治工具,用以威慑这些老兵放弃他们的情感选择和政治表达。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威胁,许多已经计划前往大陆的老兵,不得不在尊严和生存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有些老兵当即宣布取消出行计划,更多的家庭则因担忧会遭遇更多的连带惩罚而陷入焦虑不安。分析赖清德这一决策的背后动机,很容易看出其核心并非基于法律或法规,而是为了服务岛内的“去中国化”政策。他通过切断老兵的经济来源,逼迫他们放弃参与大陆的纪念活动,这无疑是赖清德政府最直接有效的政治威慑手段。
从事发到如今,民进党当局的这一行动逐渐显现出一种冷酷的现实:他们不仅在回避历史问题,更是有意将退役俸禄作为筹码,迫使老兵保持政治沉默,并抵制大陆的纪念活动。这种做法引发了大陆社会的愤慨,同时也令台湾民众对执政当局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产生了深刻的质疑。抗战老兵作为民族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处境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历史认同争议的缩影。
这一事件的背后,最令人痛心的并非老兵本身的屈服,而是曾经跨越党派、跨越地域的共同历史,如今却被赤裸裸地用作政治工具,进行割裂、修改和利用。在近年来关于抗战历史的讨论中,张自忠将军的名字频繁出现,成为跨越党派与地域的历史象征。张自忠,作为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国民党将领之一,曾在临沂战役、徐州会战和枣宜会战中屡次亲自出征,最终在1940年壮烈殉国。
如今,张自忠将军的孙子张庆成就赖清德政府威胁老兵赴大陆之事公开发声,坚决批评民进党“拿政治撕裂历史”。张庆成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反侵略战争,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所有的中国人民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强调,台湾的老兵想要参与纪念自己曾经亲自打赢的战争,实在没有任何可责备之处。
老兵们希望回家一趟,探望亲人,这本是人之常情。没有他们当年的奋勇作战,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根本无法想象。因此,张庆成的这一番话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揭示了台湾内部在抗战记忆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剧。事实上,近年来,台湾当局已经逐渐淡化了抗战历史的叙事。例如,“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和“九三胜利日”等重要纪念日,在台湾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纪念意义,甚至在官方宣传中遭到刻意忽略。抗战史的教材内容被删减,相关的纪录片和公共活动也大幅减少,导致年轻一代对抗战历史的认知出现了断层。
张自忠的英勇牺牲原本是国民党历史中的辉煌一章,但今天在大陆,它已成为两岸共同铭记的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张自忠将军的后代发声,公众对政治冷漠与历史操控的反感,社会认知的逐步变化,都让我们看到了抗战记忆并非彻底消失,而是在被压抑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复杂的民族情绪张力。这种张力并非单纯的政治较量,而是关于文化与历史认同的归属问题。
随着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临近,这次阅兵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大陆特别邀请台湾的抗战老兵及其家属参与纪念活动,表达对这些先烈的崇高敬意。阅兵中的编排着重展现了两岸联合抗战的共同记忆,邀请了国民党老兵和共产党后代共同参与,形式上不仅表现了历史的完整性,也传递了民族团结的象征意义。
阅兵式上的新型武器展示、整齐的方阵列队,彰显了中国在新时代捍卫和平的决心与能力,并通过庄重的典礼缅怀那些为民族牺牲的英雄。这种兼具仪式感与现实防卫意义的场面,实际上回应了台湾社会中部分人对抗战历史割裂的深切担忧,修复两岸在民族记忆上的裂缝。
抗战不仅是军事胜利的象征,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民族尊严的凝聚。正因为如此,许多台湾老兵和家属将这次阅兵视为“最后一程”。对于这些年事已高、身体孱弱的老兵来说,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华民族对他们曾经牺牲奉献的尊重。这种迟来的告慰,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被长期忽视、甚至被污名化的历史角色的一种迟到的承认。对于赖清德等台当局人物来说,他们仍在延续“台独”立场,试图通过政治言辞割裂民族联系,但无论从历史还是国际法角度,这种做法终将被历史淘汰。
在社会共识逐渐回归的背景下,曾经被抹杀和歪曲的英雄形象最终将重新屹立,而那些试图通过分裂制造对立的人,将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清算。抗战老兵应当超越党派与地域,成为两岸共同铭记的精神丰碑。历史不能被选择性遗忘,英烈不应在晚年遭遇否定与遗弃。对历史的尊重,不仅是对过去的敬畏,更是为未来的统一打下情感和道义的基石。
发布于:天津市双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有哪些-实盘股票配资平台-股票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